挂接光驱
mount -t cd9660 /dev/acd0 /cdrom
卸载光驱
umount -f /cdrom
挂接USB
mount -t msdos /dev/da0s1 /mnt/usb
卸载USB
umount /dev/da0s1
Tag Archives: mount
linux的mount(挂载)命令详解
点评:linux下挂载(mount)光盘镜像文件、移动硬盘、U盘、Windows和NFS网络共享 linux是一个优秀的开放源码的操作系统,可以运行在大到巨型小到掌上型各类计算机系统上,随着 linux系统的日渐成熟和稳定以及它开放源代码特有的优越性,linux在全世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linux下挂载(mount)光盘镜像文件、移动硬盘、U盘、Windows和NFS网络共享.
linux是一个优秀的开放源码的操作系统,可以运行在大到巨型小到掌上型各类计算机系统上,随着 linux系统的日渐成熟和稳定以及它开放源代码特有的优越性,linux在全世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。现在许多企业的计算机系统都是由UNIX系 统、Linux系统和Windows系统组成的混合系统,不同系统之间经常需要进行数据交换。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一下如何在linux系统 下挂接(mount)光盘镜像文件、移动硬盘、U盘以及Windows网络共享和UNIX NFS网络共享。
挂接命令(mount) Continue reading
[原创]使用Centos-DVD作为YUM源安装系统
mkdir /mnt/cdrommount -t auto /dev/cdrom /mnt/cdrom
cd /etc/yum.repos.d/
mv CentOS-Base.repo CentOS-Base.repo.bakvi CentOS-Media.repo
baseurl=file:///media/CentOS/file:///media/cdrom/file:///media/cdrecorder/
baseurl=file:///mnt/cdrom/
改成 enabled=1
#yum clean all
#yum makecache
如果要安装LNMP的话,没有办法再用这个了,DVD里不会有软件的。
安装教程:CentOS下安装lnmp(Nginx+PHP+MySQL)
================= 无意义的分隔线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配置yum仓库(RedHat)
vi /etc/yum.repos.d/install.repo (install.repo是自定义的,但是一定要以repo结尾系统才能识别到) [rhel-ClusterStorage] (仓库名称) name=rhel-ClusterStorage (描述) baseurl=file:///mnt/ClusterStorage (安装源,也可以使用ftp或http形式) enabled=1 (是否启用此仓库,1是启用,0是不启用) gpgcheck=1 (1是代表检测gpgkey,0是不检测) gpgkey=file:///etc/pki/rpm-gpg/RPM-GPG-KEY-redhat-release (系统key位置,红帽系统都是放在此处)
CentOS CDROM挂载使用mount命令
CentOS CDROM挂载还是比较常用的,于是我研究了一下CentOS CDROM挂载,在这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,希望CentOS CDROM挂载对大家有用。使用mount命令CentOS CDROM挂载学习目的是能访问CentOS CDROM挂载中的数据。
Linux显示所有的目录都在一个目录树下,而于他们位于哪一个驱动器/硬件无关。在Linux下的磁盘内容作为子目录形式出现的。可移动介质的内容不会自动出现在这些自目录的,我们必须通过挂载驱动器来实现。
用mount命令来挂载CentOS CDROM挂载.
命令:mount -t auto /dev/cdrom /mnt/cdrom
这命令就是把CentOS CDROM挂载在/mnt/cdrom目录中,这里我就可以访问里面的内容了。
学习操作过程:
[OK_008@CentOS4 ~]$ mount -t auto /dev/cdrom /mnt/cdrommount: only root can do that
–一般用户无法挂载cdrom,只有root用户才可以操作。
[OK_008@CentOS4 ~]$ –切换用户操作:
[root@CentOS4 /]# mount -t auto /dev/cdrom /mnt/cdrommount: mount point /mnt/cdrom does not exist –/mnt/cdrom目录不存在,需要先创建。 Continue reading